程序的机能及特长
 |
|
<机能> |
|
■挡墙的设计
- 墙体种类∶主桩横挡板、钢板桩墙、钢管板桩墙、SMW墙、地下连续墙
- 经典法
适用标准 |
建筑基坑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计算机能 |
嵌固深度的计算、内力的计算、位移的计算、支撑体系反力的计算、墙体应力验算 |
- 承载力验算
适用标准 |
日本标准的假设指针・首都高速H15、土木学会、下水道事业团、首都高速H2、共同沟指针、建筑学会(S63, H14)、道路公团 |
|
|
■支撑体系的设计
・支撑体系的类型为(1)悬臂式、(2)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3)土锚式支撑体系、(4)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锚杆混合。
・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的验算构件为腰梁、支撑、支撑斜杆、角撑、立柱,计算机能为屈曲、复合应力、局部屈曲、剪应力、承载力等。
・土锚式支撑体系的验算构件为临时锚杆、除去锚杆、永久锚杆的腰梁、支架、锚头,计算机能为锚杆长的计算、内部稳定计算、腰梁、支架、锚头的计算等。
・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锚杆的验算构件及计算机能依照上记的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及土锚式支撑体系。
|
|
■底面稳定的讨论
砂沸 |
太沙基(假设指针•首都高速H15)、太沙基、临界水力陡度的方法、2层系地基的方法、太沙基(铁道标准) |
管涌 |
假设指针 |
隆起 |
假设指针、太沙基、Tschbotarioff、Bjerrum&Eide、建筑学会修正式、首都高速的方法、铁道标准的方法 |
地基膨胀 |
荷载平衡法、考虑挡墙和地基的摩阻的方法(土木学会•首都高速H15)、考虑挡墙和地基的摩阻的方法(铁道标准) |
|
|
■坡面的影响
- 支持的形状为(1)水平-斜面、(2)水平-斜面-斜面。
|
|
■图面作成
把平面形状设为「矩形」和「直线」2种类型,作成矩形时「平面图1张、立面图2张」、直线时「平面图1张、立面图1张」,以及两种情况下都附上数量表、设计条件表的图面。平面图能够对全段作图。绘图对象为以下所示。
- 【挡墙】
(1)主桩横挡板墙(主桩、挡板)
(2)钢板桩墙
(3)钢管板桩墙(钢管板桩、连接管)
(4) SMW墙(水泥土柱、芯材)
(5)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墙、受力钢筋、分布钢筋、架立筋)
- 【支撑体系】
(1)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腰梁、支撑、斜杆、腰梁托架、支撑托架、斜杆附件、角撑附件)、腰梁、支撑千斤顶对应
(2)土锚式支撑体系(腰梁、腰梁托架、锚杆、台座)
|
Page Top  |
|
<适用范围>
- 结构类型
・ 对应开挖形状为矩形(最大4墙同时设计)或直线形状(1墙的设计)。
・ 对应突出模型(可以水中开挖)。
- 支撑体系
・ 支撑式支护(支撑平面配置根数最大为50根) 、土锚式支护(锚杆平面配置根数最大为50根)
・ 对应多重(max=5重)支撑•角撑、多段(max=3段)腰梁•支撑•斜杆
- 支撑体系段数及开挖次数
・ 开挖时支撑体系19段(第20次开挖时)
|
|
<特长>
■对应由初始输入的详细数据作成机能
■对应除去式、永久式锚杆支撑体系
■对应突出模型、及水中开挖(水位在地表面以上的情况)
■由提示嵌固深度的设计墙长的简易化
根据经典法的力的平衡、使用弹塑性法侧压的力的平衡、承载力、砂沸、管涌、隆起(假设指针、建筑学会),瞬时进行所需嵌固深度的计算,并把它作为参考值表示,所以能够简单地决定墙长。
■对应自动设计方式
从所需嵌固深度的结果进行指定的舍入出力,自动地决定墙长,一直能够自动地进行支撑体系反力,支撑体系设计。
【墙体本体】
对于墙长虽然能够自动地决定,但是不能够进行关于墙体的使用钢材(横截面)的最优化设计。对使用的截面验算应力。
【钢制支撑式支撑体系】
对于事先作为使用钢材设定了的断面,进行从平面形状数据内部设定设计用跨长到应力验算为止。
【土锚式支撑体系】
关于锚杆规模,采用能够自动决定的模式,用内部决定了的断面进行设计。进行弹塑性法的分析时,对于在[构件-锚杆]中设定了的钢材号码和自由段长,通过反复进行计算直到确保整合性为止来决定规模。
■对应数量计算书
对应了挡墙及支撑体系的数量计算书。
■设计书
设计书支持详细形式及一览表2种输出形式。能够细分输出项目,利用预览机能节约输出,对应计算结果的文件输出(文本、HTML)。
|
|
<关于经典法>
经典法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设计的考虑方法,重要性系数,扩增系数的处理不同。悬臂状态时用「悬臂梁结构」、2次开挖时用「单支点等值梁法」、3次开挖时以下「多支点等值梁法」设计。
▼墙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扩增系数表
安全等级 |
破坏后果 |
重要性系数γo |
扩增系数ξ |
一级 |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严重 |
1.10 |
1.50 |
二级 |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一般 |
1.00 |
1.40 |
三级 |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不严重 |
0.90 |
1.30 |
▼按施工阶段的设计方法一览
开挖状态 |
设计方法 |
安全率 |
悬臂状态(1次开挖时) |
悬臂梁结构 |
考虑重要性系数(γo) |
2次开挖时 |
单支点等值梁法 |
考虑重要性系数(γo) |
3次开挖时以下 |
多支点等值梁法 |
考虑扩增系数(ξ) |
|
|
<主要的使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 建筑基坑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Page Top  |